钢丸全流程生产中的质量要点有哪些
钢丸生产流程中的质量要点有哪些,对于具体的质量要点问题,让钢丸厂家的小编带大家共同了解一下。
一、原料选择与预处理
化学成分控制
碳含量需严格控制在0.70%-1.20%之间,硫、磷等有害元素含量需≤0.05%,以避免脆性增加。
合金元素(如锰、硅)的添加需根据钢丸用途调整,例如锰可提升强度,硅能增强耐磨性。
预处理工艺
原料需经过清洗、热处理(如退火)去除表面氧化物和内应力,确保熔炼时成分均匀性。
废钢回收利用时,需通过光谱分析检测成分偏差,避免杂质超标。
二、熔炼与造粒工艺
熔炼温度与时间
中频感应炉熔炼温度需控制在1560±20℃,确保钢液纯净度,减少气孔和夹杂物。
熔炼时间需准确控制,避免过热导致晶粒粗大或成分偏析。
离心造粒参数
离心盘转速(2800-3200rpm)和钢液流量(50-80kg/min)需匹配,以控制粒径分布(如0.1-3.0mm)。
冷却介质(如雾化水)温度需≤25℃,确保钢丸快速凝固,减少缩松和裂纹。
粒径与球形度控制
通过振动筛分机筛除直径误差超过0.2mm的次品,确保粒径符合SAE J444或AMS 2431标准。
采用旋转流化床或机械振动技术,使钢丸球形度≥90%,减少异形颗粒(允许≤5%)。
三、热处理工艺优化
淬火工艺
加热温度需达到880-920℃(奥氏体化),淬火介质(如PAG聚合物溶液)浓度控制在8-12%,冷却速度≥110℃/s,以形成致密马氏体组织。
淬火后需进行表面硬度检测,确保硬度梯度均匀(表面与芯部偏差≤3HRC)。
回火工艺
低温回火(180-220℃×2h)适用于高硬度钢丸(如G80级),中温回火(350-400℃×1.5h)用于平衡硬度与韧性(如G50级)。
回火后需检测金相组织,确保回火马氏体或屈氏体含量≥90%,避免脆性断裂。